在中国大陆,任何形式的代币创建与发行行为均面临严格法律限制,具体法律框架与风险如下:
- 核心法律依据
- 2017年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:
明确禁止所有“代币发行融资(ICO)”活动,包括通过境外平台向中国居民募资。 - 2021年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:
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(包括交易、定价、衍生品等)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,全面禁止境内机构与个人参与。 - 《刑法》相关条款:
- 第176条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”:若创建代币后向公众募集资金(法币或加密货币),可能构成此罪,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。
- 第192条“集资诈骗罪”:若存在虚构项目、夸大收益等行为,最高可判无期徒刑。
- 第225条“非法经营罪”:未经批准从事支付结算或证券业务(如代币交易平台),可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- 2017年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:
- 技术开发的灰色地带
- 区块链技术中立性:
单纯开发公链或创建无金融属性的代币(如企业内部积分)暂未被明文禁止,但需避免以下行为:- 代币可公开交易或兑换法币;
- 宣传代币的“投资价值”或“升值预期”。
- 司法实践案例:
- 2019年“Plustoken”传销案:以区块链名义发行代币,涉案金额超500亿元,主犯被判11年有期徒刑。
- 2022年某技术公司被查:因创建代币并允许用户间转账,被认定为“变相ICO”,公司负责人被刑事拘留。
- 区块链技术中立性:
- 合规建议
- 彻底规避金融属性:
代币仅限封闭场景使用(如游戏道具、会员积分),不与法币或其他加密货币互通。 - 选择联盟链而非公链:
腾讯、蚂蚁链等境内合规联盟链支持创建非流通代币,需通过企业实名认证与监管报备。 - 避免境内宣传与运营:
服务器、团队及用户均不应位于中国大陆境内。
- 彻底规避金融属性:
本文由PandaAcademy原创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cademy.pandatool.org/zh_CN/kn/395
。PandaAcademy是PandaTool旗下的Web3学习中心,专注于向普通用户提供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知识输出